评论阅读首页 - 评论阅读

培育和保有积极健康的心态的重要性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13

在当今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而精神追求渐趋旁落的悖论语境形势下,烦恼、焦虑、郁闷、痛苦等心态成为现代人所面临的基本处境。关于中国人性格缺陷问题,孙中山先生的观点颇有代表性,认为“中国国民之性质,其最大之弊为悲观”。这从相反的角度说明了其对民族乐观心态的期盼。不过,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乐观心理思想,世世代代滋养着中华民族子孙的心灵世界。积极弘扬这种乐观向上的心理思想,汲取其中持续进取、化忧为乐的精神,有助于克服当今在部分人中间存在的悲观性社会认知方式,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维护及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培育和保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极其重要。

第一,知舍得。我们要常怀平常心、不泯稚童心、坚守宁静心,不论前面是坦途还是荆棘丛生,心中一定要充满阳光,在顺境中不得意忘形,在逆境中不灰心丧气;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有舞台就演好角色,没舞台就静静地做好观众,心不随境转,境换身不乱。

人生最大的烦恼是欲望,最大的困扰是是非,最大的收获是满足。幸福的秘诀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不要为我们控制不了的事而烦忧,要学会舍弃、放下。因为舍弃,所以淡泊,所以宁静,所以心清。心境简单了,才有心思经营生活,经营事务;生活简单了,工作顺意了,才有时间享受人生。事业千古事,仕途一时荣。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能否具有“栽树”的心态和境界,关键取决于我们对待名利的态度。如果志存高远、淡泊名利,就会心有定力、眼放长远,一门心思追求干事创业,从中品味耕耘的快乐、享受人生的价值。

第二,知进取。进取,就是要有所“取”,必须有所“进”,必须有信心、有行动。心里无敌,天下无敌。有信心不一定会赢,但没有信心一定会输;有行动不一定会成功,但没有行动一定会失败。

我们的人生,坐着没有机会,走着有一个机会,跑着有两个机会。一个人真正的竞争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一位禅师说,要想战胜对方,不在于找没找到对方的破绽,关键得让自己强大。要学会和自己较劲,勤奋、务实、不偷懒、不懈怠、不甘落后,不断充实自我,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人若想取得更大的成就,需要敢为人先的锐气、上下求索的执着。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凡事不可久等,任何谨慎的等待都是徒费光阴。好多事我们自己不做,往往不是做不了,而是给自己找的借口和理由太多。

要勇于自我突破,敢于亮剑。一颗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是发现;从内打破,是张力,是成长,是进取。但愿我们的潜能在压力下得以迸发,我们的智慧在进取中得以挥洒。

第三,知敬畏。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我们要敬畏自然,崇尚生生之德。《易经》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儒家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佛教讲“众生平等”“万物有情”;道家说“万物与我为一”。只有树立天、地、生、人整体统一的自然-社会观,天地合一,和谐共生,方可“循天道”、“我有为”。

遵纪守法,不碰底线。《大学》里讲:“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的“止”,既是一种理想目标,也是一种底线要求。树立底线思维,喜不忘忧、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我们就能做到从底线出发,不断逼近顶线,让改革“蹄疾而步稳”、发展更上一重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群众的心是向善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要敬畏群众。没有敬畏之心,最终要栽大跟头。没有亲民爱民惠民之心之为,终将被民众所抛弃。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责无旁贷,这是规矩。这里引用一段话与大家分享: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张娟)